您好,深圳市交投科技有限公司 !

咨询热线:0755-86088666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低空经济收益全产业链分析

时间:2024/4/10 15:17:21 编辑:admin 字号:AAA

2-1.png

随着中国低空空域的逐步开放和政策的不断完善,低空经济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正在迅速发展。本系列文章旨在全面分析中国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包括上游的航空装备造、中游的通航运营以及下游的服务与应用,探讨各环节的发展现状、面临挑战及未来趋势,以期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低空经济上、中、下游产业主要包括:  


上游产业:航空装备制造业,包括:  
中国航空装备制造业,包括飞行器整体设计和制造。  
轻质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及产业  
关键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如航空发动机、航空电子等。  
中游产业:通航产业运营,包括:  
通航运营市场,包括通航运营企业、机队等。  
通航运营业务,如短途运输、空中游览等。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如通用机场、航油供应、空管信息设备等。  
下游:低空经济服务与应用,包括:  
低空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领域,如应急救援、农林作业、航空小镇、研学等。  
新兴服务业态,如无人机配送、城市空中交通、无人机货运等。  
低空服务市场,包括消费群体、消费趋势等。  
服务质量提升工程、与创新发展趋势。  


2-2.png


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与新的挑战与机遇,包括:  


上中下游协同发展现状与挑战机遇。  
政策法规对全产业链发展的影响。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协同作用。  
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态势分析。  
未来趋势与展望。  


中国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分析——上游航空制造业篇  
中国航空制造业概述  


航空制造业是低空经济的基石,涵盖了从飞机零部件制造到整机组装的全过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扩大,航空制造业已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重要标志。在中国,航空制造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现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中国航空制造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从最初的仿制苏联飞机到后来的自主研发,中国航空制造业走过了一条艰难而曲折的道路。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经济的腾飞和科技实力的增强,中国航空制造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如今,中国已能够生产多种型号的民用、军用、通用飞机以及航空发动机等关键部件,成为全球航空制造业的重要力量。  
目前的产业现状  
目前,中国航空制造业已形成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主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的产业格局。其中,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航空工业)是国内最大的航空制造企业,旗下拥有多家上市公司和科研院所,具备较强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此外,还有一些民营企业如美团、京东等也在积极布局航空制造业,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产品线方面,中国航空制造业已涵盖民用飞机、军用飞机、直升机、无人机等多个领域。其中,民用飞机领域以C919大型客机和ARJ21支线客机为代表,军用飞机领域则以歼-20、运-20等为代表,在民航通用飞机领域,有“鲲龙”AG600M、领雁AG50等。这些产品的成功研制和生产,标志着中国航空制造业已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3.png

关键技术与研发进展  


航空制造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技术研发和创新的要求极高。在这方面,中国航空制造业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例如,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中国已成功研制出多款涡扇(涡扇20)、涡轴(涡轴16)、涡桨(AEP500)等类型的发动机,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在航空电子领域,中国也取得了重要突破,如飞行控制系统、导航系统、通信系统等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应用。  


2-4.png

AEP500可以用在多款国产通用飞机、无人机


此外,中国航空制造业还在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创新。例如,新型复合材料在飞机结构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效减轻了飞机重量并提高了性能;3D打印技术也在航空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实现了复杂结构件的快速成型和低成本制造。  


国内外市场竞争态势  
在全球范围内,航空制造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中国航空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来自美国、欧洲等传统强国的激烈竞争。这些国家拥有先进的航空制造技术和丰富的市场经验,对中国航空制造业构成了较大压力。然而,随着中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开拓能力的增强,中国航空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特别是在一些细分市场和新兴领域,如无人机、支线客机、eVTOL、无人飞艇等方面,中国航空制造业已显示出较强的竞争优势。  
在国内市场上,中国航空制造业同样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一方面,国内市场需求巨大且多样化,为各类航空制造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涌入和外资企业的加速布局,国内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这种竞争态势既促进了产业内企业的优胜劣汰和技术创新,也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升级。  
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机遇  
尽管中国航空制造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首先,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在部分关键技术和高端装备方面仍存在差距;其次,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且需求多样化对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最后,国际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风险也可能对产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在低空制造领域,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在以下关键技术和高端装备方面存在差距:  
航空发动机及相关技术:对于低空飞行器,尤其是通用航空器和无人机,发动机和螺旋桨的性能至关重要。欧美国家在小型、高效、低噪音和低排放的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方面有着显著优势。同时,他们的复合材料螺旋桨技术也更加成熟。  
航电系统和飞行控制技术:航电系统负责飞行器的导航、通信和飞行控制,是低空飞行的安全保障。欧美国家在先进的航电系统和飞行控制算法方面拥有更多经验和技术储备,尤其是在自动驾驶和避障技术方面。  


2-5.png




轻质复合材料制造技术:轻质复合材料对于提高低空飞行器的性能至关重要,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铝锂合金等。欧美国家在这些材料的研发、生产和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能够制造出更轻、更强、更耐腐蚀的结构件。

2-6.png


低空飞行器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在低空飞行器的整体设计和制造工艺方面,欧美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生产出性能优异、安全可靠的产品。而中国在这方面的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较弱,部分高端低空飞行器仍需依赖进口。  


高端装备制造:与航空制造业相似,低空制造领域同样需要高精度、高效率的高端装备,如数控机床、3D打印设备等。欧美国家在这些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方面具有优势,而中国在部分关键技术和设备上仍需进口。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中国在上述方面与欧美存在差距,但中国低空制造领域的发展速度已非常快,已经在部分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扩大,中国有望在未来缩小与欧美的差距,甚至在某些领域实现领先。  
在挑战的背后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随着全球航空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民用飞机需求的持续增长,尤其是未来城市低空交通出行(UAM)可能成为可能(例如近日,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 “盛世龙”从广东深圳蛇口邮轮母港起飞,经过约20分钟的飞行,降落在珠海九洲港码头),中国航空制造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2-7.png


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航空制造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和动力源泉,例如无人机、无人飞艇、eVTOL等新技术新业态,中国在这一领域有独特的产业优势,也为后续弯道超车提供了基础;最后,国家政策支持和产业协同创新也将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

2-8.png

无人机快递已在多地试点运行


中国航空制造业在低空经济全产业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扩大,中国航空制造业有望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并带动整个低空经济的繁荣与壮大。


本文主要就处于低空经济全产业链中游产业的:通用航空运营、基础设施、新型通航产业等进行阐述,以期为读者全面分析低空经济中游相关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9.png

低空经济中游产业思维导图



通航运营企业(运营企业、机队等)  


一、通航运输企业概述  
通用航空作为民航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通用航空运输企业作为通航市场的主体,其数量和机队规模直接影响着通航市场的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  
目前,中国国内通用航空运输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这些企业涵盖了从国有大型企业到民营小型公司的各种类型,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格局。  


2-10.png

2014-2022年实际在运营通航运输企业数量变化,(2023年数据未公布,有专业预测2023年、2024年较上年将增长)


在国有企业中,中航工业旗下的通航企业凭借强大的资本和技术实力,在通航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们不仅拥有较为完善的航空器制造、维修和保障体系,还在通航运营、飞行培训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与此同时,民营通航企业也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这些企业通常更加灵活,能够迅速响应市场需求,不断创新业务模式和服务内容。它们在通航市场的细分领域中,如公务飞行、空中游览、医疗救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从分布区域来看:华东地区179家,占比27.1%;中南地区150家,占比22.7%;华北地区130家,占比19.7%;西南地区93家,占比14.1%;东北地区48家,占比7.3%;西北地区37家,占比5.6%;新疆地区24家,占比3.6%。  
二、机队规模分析  
机队规模是衡量通用航空运输企业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通航市场的快速发展,国内通用航空运输企业的机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首先,从飞机数量上看,国内通航企业的飞机总数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这得益于通航政策的逐步放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企业自身的积极投入。越来越多的通航企业开始引进先进的飞机和设备,提高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  
其次,从飞机类型上看,国内通航企业的机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除了传统的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外,还有无人机、浮空器等新型航空器被广泛应用于通航领域。这些新型航空器的引入不仅丰富了通航市场的产品供给,也为通航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创新机遇。  
此外,从机队的年龄结构上看,国内通航企业的机队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航空工业的发展,新型飞机在性能、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通航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力,纷纷加快老旧飞机的淘汰和更新换代步伐,使得整个机队的平均年龄不断下降。  


2-11.png



三、发展遇到的瓶颈和问题  


空域资源限制:空域资源是通用航空发展的基础,但目前国内空域资源相对紧张,且管理严格,限制了通用航空运输企业的发展。虽然近年来政府逐步放开了部分低空空域,但整体空域资源的使用仍受到较大限制,影响了通用航空的运营效率和航线拓展。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通用航空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包括通用机场、航油供应、维修保障等。然而,目前国内通用航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通用机场数量不足、分布不均,航油供应和维修保障等配套设施也不完善,制约了通用航空运输企业的发展。  
专业人才短缺:通用航空运输企业需要大量的飞行员、机务人员、运营管理人员等专业人才。然而,由于国内通用航空起步较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完善、资金短缺、保障不足,导致专业人才短缺(尤其是空管专业人才流失严重,导致国内民航逐步研究无人塔台技术),成为制约通用航空运输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市场认知度不足:相对于传统运输航空,大众对通用航空在认知度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公众对通用航空的了解有限,对其提供的服务和产品缺乏足够的认知,导致市场需求不足,影响了通用航空运输企业的发展。  
政策与法规不完善:通用航空的发展需要完善的政策和法规支持。然而,目前国内关于通用航空的政策和法规尚不完善(或者采用运输航空模式管理通用航空市场,当然这一情况正在逐步改善),存在诸多空白和模糊地带,给通用航空运输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资金与融资困难:通用航空运输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由于国内通用航空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投资风险较大,导致资金与融资困难成为制约通用航空运输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通用航空的发展,但资金问题仍是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四、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化与专业化发展:随着通航政策的逐步放开和市场的日益成熟,国内通用航空运输企业将更加市场化和专业化。市场化表现在企业将更加注重市场需求,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专业化则体现在企业将深耕细作,形成自己在某一领域或某一区域的独特优势,如公务飞行、应急救援、农业航空等。  


2-12.png


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数字化和智能化是通用航空运输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企业可以实现运营管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提高决策效率和运营安全。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市场预测和航线规划,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巡查和货物运输等。


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通用航空运输企业也不例外。未来,国内通航企业将更加注重环保和绿色发展,采用更加环保的航空燃料、减少噪音和排放等措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企业也将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如与新能源、环保产业等领域的合作,形成良性循环。  
国际化拓展与合作:随着“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内通用航空运输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企业将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国际通航项目的投资与运营,提高在国际通航市场的影响力。同时,企业也将加强与国际先进通航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多元化经营与产业链整合:为了降低经营风险和提高盈利能力,国内通用航空运输企业将积极探索多元化经营策略。除了传统的通航运输业务外,企业还将拓展航空旅游、航空培训、航空器制造与维修等相关领域。同时,企业也将加强产业链整合,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效应。  
四、总体趋势分析  
总体来看,国内通用航空运输企业在数量和机队规模上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未来,随着低空政策和通航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需求的持续增长,国内通航企业的机队规模将继续扩大,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同时,国际化合作与竞争也将加剧,为国内通航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2-13.png

通航运营配套业务(飞机维修、养护、培训等)  


通用航空飞机、专业设备维修、养护、培训等业务是保障通航安全、提高运营效率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国内通航市场的快速发展,相关维修、养护、培训等业务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一、维修业务现状与趋势  
目前,国内通用航空维修业务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随着通航机队规模的不断扩大,维修需求也随之增加。然而,由于国内通航维修企业数量相对较少,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导致维修市场供需矛盾突出。  
为了缓解这一矛盾,越来越多的通航企业开始加强维修能力建设,提高自主维修能力。一方面,企业加大对维修设备和技术的投入,引进先进的维修设备和工艺,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企业加强维修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提高维修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未来,国内通用航空维修业务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通航政策的逐步放开和市场的日益成熟,国内通航机队规模将持续扩大,维修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通航维修业务将朝着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  


2-14.png

二、养护业务现状与趋势  


通用航空器的养护是确保飞机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通用航空养护业务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潜力巨大。随着通航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机队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护需求将逐渐增加。  
然而,由于国内通航养护企业数量有限,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因此,通航企业需要加强养护能力建设,提高养护水平和服务质量。未来,随着通航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通用航空养护业务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  
三、培训业务现状与趋势  
通用航空培训业务是培养通航人才、提高通航从业人员素质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通用航空培训市场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随着通航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通航企业和培训机构开始涉足培训领域。  
然而,由于国内通航培训市场起步较晚,培训体系和培训质量有待完善。因此,通航企业和培训机构需要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培训市场的健康发展。未来,随着通航产业的不断壮大和人才需求的持续增加,国内通用航空培训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基础设施(通航机场、地面服务、通信、导航、监视)  
受篇幅限制,本文主要从通用机场进行阐述,后续再计划对其它基础设施情况全面描述。  
一、国内通航机场建设现状  
建设数量与布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通用航空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力度的加大,国内通航机场建设速度有所加快。一批新的通航机场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为通用航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然而,与庞大的国土面积和经济发展需求相比,我国通航机场的数量仍然偏少(2023年通航机场数量449个,与美国数千个通航机场相比,我国只是美国通航机场数量的零头),布局也不尽合理。目前,通航机场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中西部地区的通航机场数量相对较少,无法满足当地通用航空的发展需求。  


2-15.png

各地通用机场数量



设施水平与服务能力:在设施水平方面,国内通航机场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一些新建或改扩建的通航机场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例如智能化的安检设备、远程塔台技术等),设施水平较高,能够满足多种通用航空活动的需求。然而,也有一些通航机场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设施水平相对落后,存在一些运行安全隐患。  


经营能力方面:总体来说,国内通航机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绝大部分的通用机场无法实现盈利,需要外部资金的扶持或政策性补贴,才能勉强维持经营。此外,部分通航机场的航班时刻安排、空中交通管制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通用航空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政策支持与投资主体:为了推动通用航空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加大对通航机场建设的投资力度、优化通航机场布局等。这些政策的实施为通航机场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总体来看,目前低空政策未完全放开,通航飞不起来的情况依然是制约低空经济和通用机场发展的主要因素。此外,国内民航采取使用运输机场的模式管理通用机场,也是造成通用机场无法实现较好盈利的主要因素。  
投资主体方面,国内通航机场的建设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除了政府投资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社会资本开始进入通航机场建设领域。这些投资主体的参与为通航机场的建设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来源和市场化运作经验。  
二、国内通航机场发展趋势  
建设速度与布局优化:随着国家对通用航空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力度的持续加大,未来国内通航机场的建设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同时,政府将更加注重通航机场的布局优化(民航局提出民航“两翼齐飞”),以满足不同地区通用航空的发展需求。预计未来几年内,中西部地区的通航机场建设将迎来高峰期。抛开经济发展因素的原因,在广袤的西部地区(尤其是胡焕庸线以西地广人稀的地区),建设机场(尤其是通用机场)比铺设轨道交通更加经济,后面计划撰文详细阐述。  


2-16.png

胡焕庸线示意图


设施水平与服务能力提升:为了提高通用航空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未来国内通航机场将更加注重设施水平的提升和服务能力的改善。一方面,政府和企业可能将加大对通航机场设施建设和改造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通航机场将加强与航空公司、空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提高航班时刻安排和空中交通管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此外,通航机场还将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投资主体多元化与市场化运作:未来国内通航机场的建设将进一步吸引更多的投资主体参与进来。除了政府投资外,企业和社会资本将成为通航机场建设的重要力量。这些投资主体的参与将为通航机场的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和市场化运作经验。同时,政府也将积极推动通航机场的市场化改革和产权多元化改革,以激发通航机场的活力和创新力。  
智慧化与绿色化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国内通航机场将朝着智慧化和绿色化的方向发展。智慧化方面,通航机场将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如无人机巡检、远程塔台(可降低对空管专业人员需求数量)、智能安检系统和设备(例如集中判检、AI识图等),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机场安检人员数量、提升经营效力。绿色化方面,通航机场将注重节能减排和环保工作,推动绿色能源的应用和废弃物的减量化处理等措施的实施。  


2-17.png


远程塔台技术可以在现场减少甚至无需人员配置、节省经费

与无人机、新型通航业务的结合:截止2022年底,民航局共批准了6个特定类无人机试点项目,批准了17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和3个试点基地。通用航空和无人机产业与其他行业交叉融合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创造出了更多有价值的应用场景。作为通用航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人机行业呈现井喷式增长,正成为通用航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18.png

顺丰试点老飞机改无人机,在偏远地区运输货物


总体来看,国内通航机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解决。未来随着国家对通用航空发展的持续重视和支持力度的加大以及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下,相信我国通航机场将会得到更加全面、快速和高质量的发展与完善。同时,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通航机场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预案以确保通航机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新型通航运营业务(无人机、无人机/无人飞艇货运、eVTOL、UAM等运营)  
无人机作为低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产业,已广泛应用于航拍、农业、物流、救援等多个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成熟,国内无人机运营企业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一、国内无人机运营企业现状  
企业数量与规模:近年来,国内无人机运营企业数量迅速增长,从小型创业公司到大型科技集团,纷纷涉足无人机领域。这些企业涵盖了无人机研发、生产、销售、运营等全产业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然而,由于行业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  
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在技术方面,国内无人机运营企业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部分企业在飞控系统、导航系统、图像传输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应用,无人机的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国内无人机运营企业在某些技术领域仍存在一定差距。  
创新能力方面,国内无人机运营企业表现出较强的市场敏锐度和创新意识。许多企业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服务,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例如,一些企业针对农业、物流等领域推出了定制化的无人机解决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2-19.png

饿了么?马上飞去送给你


应用领域与市场拓展:目前,国内无人机运营企业的应用领域已非常广泛。除了传统的航拍领域外,农业植保、物流配送、电力巡检、应急救援等领域也成为无人机的重要应用场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开放,未来无人机的应用领域还将进一步拓展。  


市场拓展方面,国内无人机运营企业正积极寻求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交流。一些企业已成功将产品出口到海外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同时,国内无人机运营企业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合作方式,以拓展市场份额和提升品牌影响力。  
二、国内无人机运营企业发展趋势  
技术融合与创新发展: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机技术将与更多领域进行深度融合。例如,5G通信技术的普及将为无人机提供更高速度、更低延迟的数据传输能力;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提升无人机的自主飞行和智能决策能力。这些技术的融合应用将为国内无人机运营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创新仍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国内无人机运营企业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产品和服务。  
行业规范与标准化发展:随着无人机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规范和标准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近年来民航局和工信部等部委已发布相关无人机运行条例,但政府和相关机构未来将继续加强对无人机行业的监管和管理,推动行业规范和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这将有助于提升国内无人机运营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形象。  


2-20.png


市场拓展与国际化发展:在市场拓展方面,国内无人机运营企业将继续深耕现有市场,同时积极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例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无人机在城市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将逐渐普及。


在国际化发展方面:国内无人机运营企业将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国际地位。通过参加国际展会、建立海外研发中心等方式,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无人机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安全监管与法律法规完善:随着无人机应用的日益广泛,安全监管和法律法规完善也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和相关机构将加强对无人机飞行的安全监管和管理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飞行规范和操作标准。同时,针对无人机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隐私泄露、数据安全等问题,也将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约束。这将有助于保障国内无人机运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市场的健康发展。  


2-21.png

总体来看,国内无人机运营企业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变化,国内无人机运营企业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和发展能力提升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市场拓展、行业规范等方面的努力,推动中国无人机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低空经济下游产业思维导图:  


2-22.png

低空经济服务应用领域分析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和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正逐渐崭露头角。低空经济主要以无人机、直升机等低空飞行器为基础,结合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为各行各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本文将从多个行业角度,详细阐述低空经济的应用及其带来的变革。  
| 物流行业  
在物流领域,低空经济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无人机物流方面。随着电商、快递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需求日益增长,而传统的地面物流方式在某些场景下存在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等问题。无人机物流凭借其快速、灵活、便捷等优势,正逐渐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  
无人机物流可以应用于城市“最后一公里”配送、偏远地区配送以及特殊物品运输等场景。在城市中,无人机可以通过空中通道快速将包裹送达消费者手中,有效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在偏远地区,无人机可以克服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等难题,实现快速、准确的配送服务;对于特殊物品如生鲜、医疗用品等,无人机物流也可以提供快速、安全、可靠的运输服务。  


2-23.png

 


2-24.png

| 环保行业  


在环保领域,低空经济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环境监测和环保执法两个方面。传统的环境监测方式受限于地面设备和人力资源,难以全面、实时地获取环境信息;而环保执法也面临着取证困难、执法效率低下等问题。无人机的引入为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无人机可以携带传感器进行空气质量监测、水质监测、土壤监测等任务,实时获取环境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这些数据可以为环保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帮助他们更好地制定环保政策和措施。同时,无人机还可以进行环保执法取证工作,通过高清相机拍摄违法排污、非法采矿等违法行为证据,提高环保执法的效率和准确性。这些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环保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为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提供有力支持。  
| 智慧城市建设行业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低空经济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城市空中交通和智慧物流两个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密度的增加,地面交通压力日益增大,而城市空中交通可以为城市交通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同时,智慧物流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城市空中交通可以通过无人机实现空中出行、空中观光等功能,有效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并提高出行效率。同时,无人机还可以进行城市交通监控和应急救援等任务,提高城市交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智慧物流方面,无人机物流可以与智能仓储、智能配送等系统相结合,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优化配送路径规划等功能,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这些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还可以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智能化进程。  


2-25.png

| 应急救援行业  


在应急救援领域,低空经济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空中侦察、物资投送和通信中继等方面。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紧急情况下,传统的救援方式往往受限于地面交通和人力资源等因素,难以快速有效地进行救援工作。而无人机的引入为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无人机可以快速进入灾区进行空中侦察任务,通过高清相机或红外传感器等设备获取灾区的实时影像和数据信息;同时无人机还可以携带救援物资进行空中投送任务,为受灾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援帮助;此外无人机还可以作为通信中继站进行通信保障任务,确保灾区内外通信畅通无阻。这些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26.png

在低空经济中探寻创新、创业机会  


| 物流领域的创新机会  
在物流领域,无人机物流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趋势。传统的物流方式受限于地面交通和人力成本,而无人机物流凭借其快速、灵活和高效的特点,正在逐步改变这一现状。对于创新创业者来说,无人机物流领域存在以下机会:  
无人机技术研发:尽管无人机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在续航能力、飞行稳定性、自动导航等方面仍有待提升。创业者可以专注于研发更先进的无人机技术,提高无人机的性能和安全性。  
无人机物流网络建设:要实现无人机物流的规模化运营,需要建立完善的无人机物流网络。这包括无人机起降点、充电站、维修中心等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创业者可以参与这一网络的建设,提供相关的设备和服务。  
无人机物流平台开发:随着无人机物流的普及,将需要一个统一的平台来整合各方资源,实现无人机物流的高效调度和管理。可以开发这样的平台,为无人机物流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 农业领域的创新机会  
在农业领域,无人机技术为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提供了新的可能。农业无人机领域存在以下机会:  
农业无人机研发:针对农业的特殊需求,研发适用于农田作业的无人机。这包括具有高效喷洒、精准施肥等功能的农业无人机。  
农业数据服务:无人机可以携带传感器进行农田监测,收集土壤、气候、作物生长等数据。创业者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提供农业咨询服务,帮助农民做出科学决策。  
农业无人机培训:随着农业无人机的普及,将需要大量的无人机操作员。有志者可以提供农业无人机培训服务,培养专业的无人机操作人才。  


2-27.png


| 影视制作领域的创新机会  


在影视制作领域,无人机航拍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拍摄手段。无人机航拍领域存在以下市场机会:  
航拍技术研发:尽管无人机航拍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在高清画质、稳定拍摄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研发更先进的航拍技术,可能可以提高影视制作的质量。  
航拍服务提供:随着影视制作市场的不断扩大,对航拍服务的需求也在增加。创业者可以提供专业的航拍服务,满足影视制作公司的需求。  
航拍设备租赁:对于一些小型的影视制作项目,购买昂贵的航拍设备可能并不划算。可以提供航拍设备的租赁服务,降低影视制作的成本。  
| 环保领域的创新机会  
在环保领域,无人机技术为环境监测和环保执法提供了新的手段。可以尝试如下创新创业机会:  
环保无人机研发:针对环保的特殊需求,研发适用于环境监测和环保执法的无人机。这包括具有高清拍摄、气体检测等功能的环保无人机。  
环保数据服务:利用无人机收集的环境数据,可以提供环保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和制定环保措施。  
环保无人机培训:随着环保无人机的普及和应用,将需要大量的无人机操作员和数据分析师。创业方面可以提供相关的培训服务,培养专业的环保无人机人才。  


2-28.png



| 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创新机会  


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低空经济为城市交通、安防监控等方面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对于创新创业者来说,智慧城市低空经济领域存在以下机会:  
城市空中交通规划:随着城市空中交通的兴起,需要进行合理的空中交通规划和管理。可以参与这一规划过程,提供空中交通设计和管理方案。  
安防监控服务:利用无人机进行城市安防监控是一种新兴的趋势。提供安防监控服务,利用无人机进行高空拍摄和实时监控,可以提高城市的安全性。  
智慧城市数据服务:无人机可以收集大量的城市数据,包括交通流量、人口密度、建筑分布等。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提供智慧城市咨询服务,帮助政府和企业做出科学决策。  
| 应急救援领域的创新机会  
在应急救援领域,无人机技术为快速响应和有效救援提供了新的可能。如下机会可以尝试:  
应急救援无人机研发:针对应急救援的特殊需求,研发适用于灾区侦察、物资投送等任务的无人机。这包括具有长续航能力、大载荷能力等功能的应急救援无人机。  
应急救援服务提供:市场机会包括可以建立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利用无人机进行快速响应和有效救援。这包括灾区侦察、物资投送、通信中继等任务。  
应急救援培训:随着应急救援无人机的普及和应用,将需要大量的无人机操作员和救援人员。市场机会包括可以提供相关的培训服务,培养专业的应急救援人才。  


2-29.png

综上所述,低空经济在物流、农业、影视制作、环保、智慧城市建设和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都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了丰富的机会。这些机会不仅来源于技术的突破和市场的需求,还来源于社会对更高效、更环保、更安全的生活方式的追求。对于有志于在低空经济领域创业的人来说,可能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

智慧无处不在,服务在您身旁

深交投(SZTIT)成立于2013 年,是一家专业提供信息系统咨询、规划、设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以及运营维护等服务的高科技企业。

Copyright © 2013-2021 深圳市交投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粤ICP备18067346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302号